

關於


出生於臺灣臺南,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(Jacobs School of Music, IU Bloomington)管絃樂指揮碩士,曾師事Arthur Fagen、 Thomas Wilkins、 Jeffery Meyer和王戰等教授。綜合法律、科學、音樂等教育背景在他的演出中得到充分體現,其精確、細緻和深具人文思想的音樂詮釋倍受認可。世界知名歌劇指揮Stefan Lano稱讚他專業、樸實而不譁眾取寵的指揮風格與態度。他在古典交響樂、歌劇、音樂劇、現代音樂、管樂團等作品的指揮和演繹方面展現了卓越的技巧,贏得了高度評價。身為一位定音鼓演奏家,他亦師從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交響樂團前定音鼓首席John Tafoya。
在印第安納大學歌劇與芭蕾舞劇院任職歌劇助理指揮期間,參與製作了Emmanule Chabrier的《幸運星》 、Charles Gounod的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 、Jack Perla的當代歌劇《美國夢》和Stephen Sondheim的百老匯音樂劇《瘋狂理髮師: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》。他曾任多位指揮家的助理指揮,如Arthur Fagen、Thomas Wilkins、Marzio Conti、Barbara Yahr、Soo Han、陳美安、Stefan Lano、Judith Yan和Constantine Kitsopoulos。他曾短暫師從的指揮家包括Roger Norrington爵士、Robert Spano、David Neely、Angel Gil-Ordoñez、呂紹嘉、簡文彬、莊東杰。
他亦熱衷從事樂譜的校訂與研究,曾重新編訂蕭泰然的管絃樂與合唱作品《玉山頌》,並由高雄市交響樂團採用演出。在前休士頓交響樂團首席圖書館員Jeanne Case的指導下,他參與了柴可夫斯基《尤金・奧涅金》、普羅科菲耶夫《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組曲》等重要的重製專案,使陳舊的樂譜得以被演奏,為音樂保存工作做出了貢獻。